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系列讲座第21讲举行

 

20216181530-1730,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教授做客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系列讲座”,为清华师生带来“农道合修:道教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互动”的主题报告。讲座由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圣凯教授主持,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王大伟研究员出席。

盖建民教授指出,由于缺少形而上学的思辨内容,且与方术关系密切,道教长期以来被视为农民的宗教,并未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足够重视。事实上,道教是一个小宗教、大文化,与天文、地理、农桑生产、医药等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鲁迅先生曾谓:“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卿希泰先生曾多次引用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以说明道教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血肉联系。

道教与农学的关系是一个长久以来被严重低估的研究领域。传统观念认为,道教注重个人修炼与解脱,不关心世俗社会的农桑之事,于农学无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道教以“贵生重生”、“生为第一”为基本教义,而生命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衣食保障。从逻辑上分析,“道在养生”理应包括日常生命的维持与延续,衣食的保障就是养生的前提和基础。道教的“贵生”必然导致“重农”,农耕之道也是道教追求的自然之道的组成部分,探求农耕之道是道教奉道的体现和求道修道的途径。道教虽然有“辟谷”之法,但《老子想尔注》《抱朴子》等道教经典中的内容却提示,道教本非天然就是“辟谷”之士,“辟谷”是道门面对“饥荒不测”时的不得已之行。

作为盖建民教授近三十年道教研究中最具原创性的概念总结,“农道合修”得以成立的依据有三。其一,道教典籍——如谈唐代道书《灵洞真经》——中本身就有“农道”一词,农之道也是道门中人的修道证道的途径。其二,道教重视农桑之业有其自身的逻辑:道士修仙一般在人迹罕至之地,无身不能成道,不事农桑难以生存,更遑论成仙。其三,“农道合修”真实反映了道教与传统农业社会互动的历史,“农道合修”不仅是对历史上存在的诸多道门隐士修行方式的总结——如葛洪就重农贵农,还为理解早期道教的某些核心观念——如“五斗米道”——提供了恰切的视角与解释进路。作为一股滥觞于早期道教的潜流,“农道合修”在后续道派发展中持续存在,如唐代的李淳风曾著《演齐人要术》以推演《齐民要术》,宋元的全真道、大道教纷纷以“农道合修”为修行时尚,这一传统在当代仍有延续,如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全真龙门派大师傅元天就身体力行这一传统。

讲座的最后,盖建民教授以佛教“普请”与道教“农道合修”是否存在关联这一问题为讲座作结。圣凯教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虽然道教与农业的结合起源更早、程度更深,但佛教的“农禅合一”与道教的“农道合修”均是受到古代中国农业文明影响的产物,佛道二教在从事农桑问题上的相互影响似乎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