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明教授做客清华文新论坛 解读康有为孔教思想

清华新闻网6月8日电 (研通社记者  蔡珊珊)6月7日,清华大学文新论坛第59期暨文新论坛国学季第4场于旧经管报告厅举行,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唐文明做题为《保国与保教——康有为孔教思想中的国家关切》的报告,分析诠释了康有为的孔教思想。

  唐文明首先从历史上中国的形成、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到中国人的身心安顿,讲述研究了康有为孔教思想的重要意义。唐文明指出,康有为不仅要以孔教综合民心,振奋士气,他还相信鬼神上帝存在,认为宗教的存在是自然而合理的,立国不能无教,教莫善于孔教,所以康有为要求人们信奉宗教,反对人们否认宗教。唐文明表示,康有为致力于将儒学改造为宗教,以“圣人”自居,然而传统士大夫却视之为孔门叛徒。唐文明展开话题,从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及历史上的儒教,讲述了文教与国家、民族与国家,党政与国家,以及阶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随后,唐文明详细介绍了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康有为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宗教,“无教之国,即为野蛮;无教之人,近于禽兽”。

  唐文明分别从三个方面解答了朱一新“阳尊孔子阴祖耶稣”的质疑:强国以卫教。

  最后,唐文明表示,应该认真对待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倡导大家在读书时要认真思考,积极考证、严谨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