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简隆德教授在研究院发表演讲

9月20-26日,牛津大学圣伯奈特学院院长简隆德教授(Werner Jeanrond)应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的邀请,在新斋发表了两次演讲。哲学系教授王晓朝、田薇、副教授朱东华、研究人员谭大卫等师生参加了讲座。

    简隆德的讲座围绕着“诠释学与启示”这个主题展开。他首先回顾了从施莱尔马赫、奥托、伊利亚德直至特拉西的诠释学传统,认为信仰体验具有不可化约性,因为启示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可赐、可遇而不可强求。但即便如此,信仰仍然无法回避诠释学,因为真理总是在诠释学经验中昭示自身,启示性文本的诠释依然受诠释者的视界(时空处境、语言处境)的影响。其后,简隆德与清华师生就诠释学与现象学的关系、诠释学与信仰的多元性等哲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