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思想中的中西新旧之争”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程
会议信息
时间:2016年12月10-11日
地点:清华大学丙所会议室
主办: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
12月10日
开幕式及合影(8:30-9:00)
致辞:万俊人(15分钟)
合影(15分钟)
大会发言(9:00-11:55)
第一场(9:00-10:20,每位发言人25分钟,讨论共30分钟)
主持人:万俊人
发言人:
姜义华:清末以来儒学改造的几个不同路向的省思
陈 来:梁启超的孔孟立教论及其道德思想
茶歇(10:20-10:35)
第二场(10:35-11:55,每位发言人25分钟,讨论共30分钟)
主持人:陈正国
发言人:
黄克武:严复与中国自由传统的再思考
汪 晖:清末的“世纪”意识与中西新旧问题的再定位
专题发言
第一场(2:00-3:45,每位发言人15分钟,讨论共45分钟)
主持人:许纪霖
发言人:
高全喜:《马关条约》的文明论视角
张志强:近代佛学与今文经学
渠敬东: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
吴 飞:清末礼学馆论争考略
茶歇(3:45-4:00)
第二场(4:00-5:45,每位发言人15分钟,讨论共45分钟)
主持人:张志强
发言人:
萧高彦:严复早期政治思想中的西学与中学
坂元弘子:浅析早期杜亚泉之文明与“社会疾病”论
许纪霖:晚清的“大脱嵌”:家国天下与自我认同
干春松:康有为政治哲学的人性论基础
12月11日
专题发言
第三场(8:30-10:15,每位发言人15分钟,讨论共45分钟)
主持人:陈壁生
发言人:
陈 明:康有为问题的本质与意义
陈熙远:新旧约与今古文
曾 亦:从何休到董仲舒:康有为的《公羊传》诠释与晚清今文学的发展与转进
郭晓东:论《春秋董氏学》与《春秋繁露义证》
茶歇(10:15-10:30)
第四场(10:30-11:50,每位发言人15分钟,讨论共35分钟)
主持人:郭晓东
发言人:
江 湄:历史的意义与无意义
陈壁生:晚清的经学革命
张 凯 :“通史经世”:清末民初“永嘉学派”与“浙东学派”之叙述
第五场(2:00-3:45,每位发言人15分钟,讨论共45分钟)
主持人:江湄
发言人:
陈正国:新友谊与新政治:谭嗣同的世界主义
陆 胤:清末两湖书院改章之争
陕 庆:命名与论述中国的方式及其困境——对《中华民国解》的一种解读
唐文明:儒教文明的危机意识与保守主题的展开
茶歇(3:45-4:00)
总结发言
(4:00-5:30,每位引言人10分钟,自由讨论60分钟)
主持人:唐文明
引言人:
许纪霖
陈正国
陈 明
转载自德方信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