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大学柯肖克教授在研究院发表演讲

日前,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柯肖克(Klaus Koschorke)应邀在哲学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发表两次演讲。哲学系王晓朝教授、朱东华副教授分别主持了演讲,哲学系田薇教授、圣凯副教授、外文系余石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唐晓峰研究员等师生参加了讲座和讨论。

3月31日,柯肖克在题为“丝路沿途景教与当地文化交流”的演讲中指出,沿着陆路东渐的景教源自波斯,西安碑林景教碑所记载的唐代景教便是其案例之一。这一支景教注重与本土文化对话与交流,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包括若干敦煌文献)。而源自印度、沿着海路的景教东渐,则发生在较晚的12世纪之后,尤其是在蒙元时期。其时的景教固守着其自身的文化特色。柯肖克还展示了其屡次考察丝路文化遗产过程中所收集的珍贵文献及照片。

4月5日,柯肖克的第二讲题为“景教作为前现代的多中心文化网络”。他指出,唐元景教分布极广,东至太平洋沿岸、西至地中海之滨、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和斯里兰卡,均有景教中心。景教所构建的多中心文化网络,对前现代时期亚洲大陆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柯肖克的学术专长包括诺斯替思想研究、亚非拉宗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