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之际”与“相像之间”:2022年“思想史视域下的中国宗教研究”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2年10月15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共同举办“形神之际与相像之间:2022年思想史视域下的中国宗教研究”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共邀请20位专家学者,分4场举行。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主任、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圣凯教授做简要的开场致辞,提出本次会议将围绕思想史视域中的形神、相像、原型、身体、灵魂等议题,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对话,每场研讨都将有评议嘉宾进行全方位点评。

第一场研讨会由圣凯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哲学系瞿旭彤副教授评议,共三位发言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朱东华教授发表论文《景影之间与授受之应——景教名义再探》,总结以往学者对“景教”名义的研究,并指出“景”的内涵不仅要立足于“光”“大”的信仰对象维度,也不能忽视“景仰”的信仰行为维度。此外,朱教授结合“应身”之“应”的经世内涵,进一步解释了“授受同辞”,并探讨“景”作为“影”的本义,以及“造景”“景通”的神哲学含义。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洪亮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赛博格”与宗教哲学》,洪亮教授首先介绍了赛博格概念的形成、赛博朋克的场景,以及“赛博格”研究的医学社会学转向。其次结合Hybird概念,Boethius对“Person”的经典定义,探讨了赛博格相关概念与古典Person问题之间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游斌教授的研究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从“身-家”观念看中国化心性神学的建构》,从跨文化神学的方法论意义、心性学与基督教中国化、心性神学的本体论、心性神学的人性论、心性神学的价值结构、婚姻与家庭神学等方面,探讨了“身心互寓”“由一个人造出另一个人”的人学观念。

第二场研讨会由《江海学刊》杂志社赵涛社长主持,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评议,共三位发言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伟驰研究员以《世俗伦理的局限与超自然正义》为题,论述了中国宗教中的善恶之“报”、鬼神观不完善时存在的理论漏洞,并对比分析了新教传教士对我国灵魂观、孝道的批评,为我国善恶观、正义观、灵魂观的未来研究拓宽了视野。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瞿旭彤的报告主题为《朋霍费尔身体观初探》,他从朋霍费尔的身体观背后的历史处境和神学思想处境入手,展开论述了作为自然生命、作为人之生存形式、作为手段和目的的身体生命观,并总结出朋霍费尔身体观的意义以及对身体个体性与共同体性等方面的研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旭的发言题目为《福克斯以身体为核心的现象学人论兼论其对脑神经科学的批判》,研究引用了Thomas Fuchs的“身体”概念,着重介绍了他提出的身体-躯体双重维度,并从身体问题的现实性、身体作为主体、对脑神经科学人之形象的批判三方面展开论述。


会议现场


第三场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圣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张清江副教授担任评议人,本场讨论围绕宋明理学的理气问题展开,共四位发言人。清华大学哲学系赵金刚副教授发表论文《太虚与道体——张载“太虚即气”的再诠释》,对张载的“太虚”观念进行深入诠释,试图揭示张载思想的一些基本特征。张载言“太虚即气”,即是针对当时思想界对太虚的普遍理解,也是针对前代经学与佛老思想。张载认为太虚就是气,其特征是“至虚之实”“至静之动”,因为至虚之中含有至动,太虚必然会转为有形之物,有形之物也必然会复归太虚,而万物复归太虚之后,也就具有了全新的、无限的可能性,体和用密切联系在一起。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林静发表论文《张载的“形溃反原”说及其在儒教实践的意义》,通过分析程朱对张载“形溃反原”说的批评及二者分歧之所在,试图说明张载的“形溃反原”说并非如程朱所言近于佛教的轮回之说,反而是在儒家辟佛立场上反对轮回说。并且林静博士认为,张载哲学中的“神体”与气构成体用不二的关系,不以形体溃灭而消亡,这相当于朱子哲学中“天理”的概念,更为儒教祭祀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郭潇发表论文《王船山与本然性问题——以“大轮回”之争为中心》,以程朱对张载“大轮回”的发难为中心,首先澄清程朱对张载批评的要义,其次分析王船山对张载的发挥在何种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批评,最后对王船山的思路做进一步地澄清,同时考察他对程朱的反批评。郭潇博士对本然性问题的关切,指向超越者与原初宇宙的关系;由此,宋明理学的“本然”所适用的论域(心性层面)就扩展至宇宙论层面。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闫雷雷发表论文《配义合道气浩然——论理在气先之定与理弱气强之势》,以朱子的理弱气强说为轴心,主要分析朱子的心性论,并揭示此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人相应的对治之功。

第四场研讨会由《学术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马立钊先生主持,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李四龙教授担任评议人,本场讨论围绕形神关系、鬼神问题和教化问题展开,共三位发言人。中山大学哲学系郑淑红副教授发言主题为《理气论视域中的形神观》,从人与物在宇宙大化中生死流转的四个阶段展开论述,形神问题在理气论的视野中不再是个体生命的形神关系。获得不朽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个体技术层面和信仰层面,而是参与万世不竭的圣贤事业,行圣贤之道,传圣贤之心,如此便与古往今来的圣贤组成一个万古不变的神圣精神共同体。中山大学哲学系张清江副教授发表论文《何以“原鬼”?——重审韩愈〈原鬼〉书写的思想史意义》,在中晚唐知识和思想转型的大背景下,韩愈从“圣人之道”的整全性角度,重新提出“鬼”在天道秩序统一性中的位置与存在方式等问题。《原鬼》的书写,表达了韩愈在时代转型之际从文明论立场对“先王之教”内具整全性精神秩序的强调。重审《原鬼》的思想史价值,需结合后世学者论断以及魏晋以降知识、思想和社会变迁。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陈超发表论文《风俗与世俗:〈夷夏论〉论衡所见佛教与经学的教化之别》,文章指出佛教徒在回应《夷夏论》“政教随其俗”的原则时虽将阐发重点聚焦于“俗”,但在理解方式上却存在一种“世俗”与“风俗”的交错,反映出经学“三才”与佛教“二谛”两种宇宙理解方式下真理观、教化观间的区别。经学重视人在宇宙中的自然位置,以不同地区的“中人”作为教化的核心对象,承认“俗”的真理内涵并以“导俗”的方式实现宇宙的内在秩序,圣人教化并非真理本身。佛教徒以“崇本息末”与“真俗二谛”两种理论构型弱化“俗”的理论意义。其中“灭俗反真”标识出一种与“二谛圆融”不相匹配的反宇宙主义倾向,佛陀设教的对象是三界六道中的“人类”,以内在化的个体理解能力为标准,教化的适用范围是无边的“天地”。

最后,清华大学赵金刚副教授致闭幕词,对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表达诚挚的感谢,2022年“思想史视域下的中国宗教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撰稿:谢奇烨、高爽

摄影:高爽

审核:圣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