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系列讲座第27讲举办


2023317日下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系列讲座第27讲于人文楼B102室举行。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齐庆媛以论入定观音像为主题展开分享,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圣凯教授主持,相关专业学生参与讲座。


讲座嘉宾齐庆媛副教授


齐庆媛根据朝代顺序,依次讲述了北宋、南宋、元代以及明清时期的入定观音像。结合极其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实物图片,齐庆媛向我们清晰地梳理出了入定观音像的形成、发展与广泛流传的过程。


讲座现场


入定观音像出现在北宋晚期,是禅宗思想大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尔后由都城(今开封)传布江南。南宋、元代,入定观音像迅速发展,以禅宗核心区域浙江为中心,辐射江西、四川等地,入定观音像还随着中日禅僧的文化交流远播日本。明清时期,入定观音像持续发展,在南方流行区域更加广泛,向北方则影响至中原和京畿之地。禅僧和文人士大夫直接参与艺术创作或题赞,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宫廷与民间艺术家也参加入此创作行列。入定观音像表现形式多样,绘画、线刻、雕塑样样俱全。


一、北宋入定观音像的形成


为了说明北宋晚期入定观音像的形成过程,齐庆媛选择了两件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其一,苏州灵岩山两宋之际法慎刻《入定观音像碑》,这是已知唯一题刻入定观音像的实例。其二,杭州六和塔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刻《佛说观世音经碑》之入定观音像,这是已知最早纪年实例。两者观音造型相仿,均为四分之三侧面趺坐,披风覆头且与外衣一体化表现,双手笼在袖中置于腹前,造型简练概括。


苏州灵岩山两宋之际《入定观音像碑》拓片(出自《历朝名画观音宝相》下册,图版137)


入定观音像出现在北宋晚期,得利于云门宗高僧慈受深和尚偈赞及推广,使得这种造型固定下来。入定观音像造型与罗汉像、达摩像一致,均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修禅打坐的禅僧形象,结跏趺坐是入定的唯一威仪,蒙头代表了万事皆休。入定观音像思想内涵为禅定与般若,北宋禅宗发达是促使其产生的直接原因,间接源头为唐代《心经》的重译或注疏。入定观音像随着慈受深和尚的南下流传至江南地区,亦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关注。


二、南宋、元代入定观音像

 

南宋、元代,入定观音像得以迅速发展,遍及江浙、江西、湖南,乃至巴蜀地区。禅僧成为传播入定观音的主体力量,直接参与创作与题赞成为十分突出的文化现象。文人士大夫是入定观音造像发展的又一推动者,民间艺术家亦参予到创作中。入定观音像造型在承袭以往因素基础上,进而装饰宝冠,戴耳饰,佩胸饰璎珞,并内着僧衹支,内容变得复杂。绘画作品实例集中在杭州、宁波,明显受到补陀洛迦山观音信仰影响,且出现与水月观音融合现象。雕塑作品分石刻与瓷塑两类,石刻实例集中于大足、安岳,是川僧东游江浙参禅学法背景下的产物,入定观音像融入十二圆觉菩萨像中则体现了禅教合一思想。瓷塑实例集中在龙泉窑和景德镇窑,反映了入定观音信仰民间化倾向。文献及绘画、雕塑的题赞透露入定观音的内涵依然是禅定与般若,进而与《楞严经》观音修学法门结合。该时期,随着中日禅僧的密切往来,入定观音图像随之传播至日本并产生深远影响。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元云外云岫赞《入定观音图》(出自《聖地寧波》图版98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元平石如砥赞《入定观音图》(出自《聖地寧波》图版97


三、明清入定观音像


明清时期,入定观音像蓬勃发展,由原来流行区域,在南方扩展至安徽、湖南与福建,向北方传播至山东、河南、陕西、北京。该时期入定观音像依然得到禅僧、文人士大夫、民间艺术家的青睐,宫廷艺术家也参与这种艺术创作。入定观音像造型趋向多样化,其中双手施禅定印、披风敷搭两肩与外衣分开表现,成为此时典型特征。绘画、线刻、雕塑均获得充分发展。绘画实例入定观音融入《普门品》情节中表现救难思想,与十六罗汉组合、与紫竹观音融合表现,尤其具有时代精神。线刻实例不但反映了入定观音像在中国禅宗中的流传情况,而且可以见到从日本反传中国的有趣现象。雕塑实例以青铜和白瓷为主,前者代表了宫廷审美取向,后者意味着民间观音造型艺术达到至高水准。该时期入定观音像所表达的禅定与般若思想依然存在,而救济思想日益浓厚。


普陀山佛教博物馆藏明代青铜入定观音像(齐庆媛摄)

明嘉靖六年(1527)青铜镀金入定观音像(出自《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 雕塑编6 金石造像》图版168


讲座结束之后,齐庆媛与老师同学们就讲座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问题包括观音像的性别问题、观音名称的由来记载、以及观音与鹦鹉的关系等。


讲座参与人员合影